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油价格 汽油价格

今天油价调整或落空_今天油价调价多少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油价七连跌后会涨回去吗?2.关于美国石油出口3.我先要一篇描述1988年通胀的文章4.油价降了,以后会涨回去吗?5.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6.明天就是油价的调价窗口开启事前不知道明天油价降不降7.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论述金融的定位功能汽油降价结束,可能会迎来更危险的涨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确有这个可能。从某个角度而言,油价的“七连跌”并非完全是市场的胜利。虽然

1.油价七连跌后会涨回去吗?

2.关于美国石油出口

3.我先要一篇描述1988年通胀的文章

4.油价降了,以后会涨回去吗?

5.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6.明天就是油价的调价窗口开启事前不知道明天油价降不降

7.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论述金融的定位功能

今天油价调整或落空_今天油价调价多少

汽油降价结束,可能会迎来更危险的涨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确有这个可能。

从某个角度而言,油价的“七连跌”并非完全是市场的胜利。虽然说现在的“油品”已经和几年之前提高了许多,国四标准基本取代了国三标准。但是,在石油石化经营体制的现状之下,这样的“七连跌”很可能预示着更危险的涨价,而这样的担忧,离不开公众对于石油及石化经营的垄断性质疑,离不开当下我国成品油价格仍然位于一个高位的现实。

油价的下跌一方面能够降低相关产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的CPI也将因为油价的下跌而保持稳定。更让人欣慰的是,从次数来看,自去年3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形成以来,降价次数也完全超过了涨价次数。据统计,今年成品油零售限价即经历4次上涨,11次下跌和6次落空。

去年3月油价新定价机制实行以来,成品油将统共下调17次,下调频率超过上调频率6次,且下调幅度远超上调幅度近千元。客观来说,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以来,总体上能够确保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比例。

然而,有两个问题却总也绕不开。一是,国际油价从6月份跌到现在跌了约30%,国内才跌百分之十几,即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跌幅上,并不是完全一致,这如何解释?二是,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大约在80美元左右,而在2009年、2006年,国际油价也多次在80美元上下徘徊过。

可是,如果我们对照“那些年”市场上的成品油价格会发现,现在的成品油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即面临一个“怎么跌都跌不回去”的现实。

油价七连跌后会涨回去吗?

分类: 社会/文化 >> 军事

问题描述:

伊拉克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啊?急需~~老师布置的作文啊

解析: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可能要落空。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注定美国此次的战争行动不会重奏海湾战争的凯歌,其结果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伊拉克战争已经进入第15天,却丝毫没有“速战速决”的意思。相反,如美国总统布什所言,“这将是一场比我们预想的要更为艰难和漫长的战争”。据说,美英联军的陆战部队正一步步向巴格达推进,但在我们看来,美国正在离自己预想的战争目标越来越远。从目前的迹象来看,美国打击欧元、捍卫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算盘很有可能落空,伊拉克之战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美“石油梦”可能破灭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动因就是通过控制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来主导国际油价,从而打击欧洲经济对手。

美国想通过赢得战争来控制伊拉克的主要油田,再将油田转包给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获取高额利润。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巨大的石油利益。在战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石油价格比战前高出20多美元的背后是美国对石油开采牢牢的控制权,并以此拉动了美国近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但此次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包括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在内的合同商都表示要紧紧抓住油田开采合同不放,宣称:即便发生政权更迭,根据国际法,开采合同依然有效。其他合同商也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以期在与战后新政权谈判时获得有利地位。因此,即便这次伊拉克之战美国获胜,美国想轻而易举地获得石油控制权并非易事。

退一步讲,就算美国获得了石油主宰权,由于伊拉克的油田设备在经历10多年的经济制裁后已相当陈旧,目前日产油量仅为200万桶,战后要维持目前产量更为不易,而要重新恢复正常运营则至少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这与1991年海湾战争后的“现炒现卖”大不相同。

更有甚者,萨达姆在孤注一掷的形势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下令军队放火焚烧所有油田。据最新报道,伊拉克军方已经点燃了位于伊拉克南部的几个油田,而由于沙尘暴天气,美方根本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扑灭油田大火。

从以上的分析看,美国要想如海湾战争后那样全面控制石油已不太可能。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下跌,但随着战争由“速战速决”演变为长期战,绝大多数的国际石油市场人士对油价看涨。美国石油学会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费尔密承认,一桶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使美国未来半年或更长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降低0.3%。美国能源部估计,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美国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

“要钱”策略难实现

美国还有一个保底策略,即让欧盟国家及其他国家掏钱支持其发动战争,并参与伊拉克及整个中东地区的战后重建。美国的这种“要钱”策略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十分奏效。当时美国90%的花费都是由沙特 *** 、科威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分担。但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大有不同,由于美国与法、德、俄等国的巨大分歧,美国此次绕过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动武,在军费问题上得到各国积极分摊的可能性大大缩小,“要钱”策略遭遇巨大阻力。在海湾战争中分担战争费用最多的沙特 *** 以“国内百分之百反对进攻伊拉克”为由,拒绝再为战争出一分钱。日本 *** 也已表示,由于日本财政状况恶化及舆论压力等原因,日本不再像海湾战争时那样承担战争费用。一些国家甚至还要求美国给予补偿或经济援助,美国 *** 将为此付出300亿美元的花销,其中60亿美元为无偿援助。

即使美国最后如愿占领了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也会让美国焦头烂额。出于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和教训,欧盟已不太可能对伊拉克战后重建慷慨解囊。欧盟官员甚至公开表示:战争的后果应该由战争的发起者负责。

如此一来,美国的“要钱”策略将会流产,从而对美国的财政状况造成沉重负担。开战前,布什总统对外公开的战争费用预算是500亿美元到610亿美元之间。但这只是一个预算,随着战争的拖延,国际上普遍认为,战争费用将超过700亿美元。分析人士预测,如果将对伊战争开支计算在内,2003财年美国 *** 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4000亿美元,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亮起红灯。

海湾凯歌不会重奏

自从布什发表公开电视讲话,声称“这场战争可能较一些人的预期更长、更为艰难”以来,投资者对买入美元变得谨慎,绝大多数外汇策略师预计,从更长期的角度看,战争结束后,美元将会在短暂上扬之后恢复下挫走势,原因是巨额的战后重建费用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同时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扩大,促使美元汇率进一步走低。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可能要落空。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经济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结构调整正进入结构收益和经济周期效应显现时期,经济结构周期和经济运行周期处于上行通道,而海湾战争只不过是给美国的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时至今日,美国经济处在衰退与复苏的边缘,不确定性十分突出,经济自然周期和结构周期处于下行区间,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预计不到2%恐怕还不仅仅是战争阴影惹的祸。经济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的经济走势,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注定美国此次的战争行动不会重奏海湾战争的凯歌,其结果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

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 *** 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 *** 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 *** 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 *** 构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 *** 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美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布什 *** 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 *** 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2002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布什本人对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开战之前,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 *** 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支持布什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权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的人民树立一种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政权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这充分暴露了布什 *** 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四、控制中东的石油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 *** ,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 *** 官员从不讳言他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国务卿沃尔弗维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据《 *** 》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位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 *** 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据《 *** 》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这一事实说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五、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下,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均1万美元左右。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但我认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此外,为小布什捞取政治资本,借伊拉克战争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连任。同时,对伊位克开战可以从沙特 *** 撤军,由此解决美沙等国因 *** 而产生的主要裂痕,也无不是美国对伊动武的一个次要因素。

关于美国石油出口

汽油降价结束,可能会迎来更危险的涨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确有这个可能。

从某个角度而言,油价的“七连跌”并非完全是市场的胜利。虽然说现在的“油品”已经和几年之前提高了许多,国四标准基本取代了国三标准。但是,在石油石化经营体制的现状之下,这样的“七连跌”很可能预示着更危险的涨价,而这样的担忧,离不开公众对于石油及石化经营的垄断性质疑,离不开当下我国成品油价格仍然位于一个高位的现实。

油价的下跌一方面能够降低相关产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的CPI也将因为油价的下跌而保持稳定。更让人欣慰的是,从次数来看,自去年3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形成以来,降价次数也完全超过了涨价次数。据统计,今年成品油零售限价即经历4次上涨,11次下跌和6次落空。

去年3月油价新定价机制实行以来,成品油将统共下调17次,下调频率超过上调频率6次,且下调幅度远超上调幅度近千元。客观来说,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以来,总体上能够确保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比例。

然而,有两个问题却总也绕不开。一是,国际油价从6月份跌到现在跌了约30%,国内才跌百分之十几,即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跌幅上,并不是完全一致,这如何解释?二是,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大约在80美元左右,而在2009年、2006年,国际油价也多次在80美元上下徘徊过。

可是,如果我们对照“那些年”市场上的成品油价格会发现,现在的成品油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即面临一个“怎么跌都跌不回去”的现实。

我先要一篇描述1988年通胀的文章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并不一定就表明美国在走下坡路,当经济不景气肯定是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之一。我们还应该考虑美国国内能源形势的新变化。

由于美国经济是传统的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当自给有余时大量出口;在国内石油不能满足供应且总体成本越来越高时,就大规模地将投资和经营向国外转移,以获得利润并满足国内供给。这就是你所谓的下坡路。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变化,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消费格局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技术有关。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加上多数气田离用户并不太远,美国天然气的利用率较高。同时,美国把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相当大的期望寄予石油替代品上。早在2006 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强调了这一点。“摆脱对石油依赖的最好方法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开展乙醇、燃煤电厂、太阳能、风能技术以及核能领域的研究。这也侧面说明资源不是战略武器的唯一形式,科学技术也能提供战略武器。

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仍然放慢,对石油产品需求不足,必然影响美国对石油产品的消耗,降低了石油的进口。同时,美国炼厂剩余的炼油产能只能进一步地依赖出口市场,这样必然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当然,美国目前的出口状况仅反映了美国短期的能源市场变化。未来15年到20 年,美国的原油处于净进口国量地位,这一根本格局仍将难以得到改变。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很大,而其国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量。

受影响是肯定的,但是否落空短期内还不好判断。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想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进而控制东石油以及中东石油运输线。满足自身的石油需要,还主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美国控制中东石油,就是想把欧盟、日本等盟国的能源需控在自己手上,然后可以抑制它们的经济发展,以保住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利用伊拉克战争打击欧元,以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

我国高调支持欧元低位一方面是希望欧元能与美元抗衡,同时希望加强中国同欧盟国的合作。

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利好局势。此次危机已波及全球,并且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影响极其严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危机;从影响的深度来看,已造成三大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并且预计衰退将持续。从发生的原因来看,这是第一次源自金融体系内部的危机,由于金融体系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此次对于金融体系的摧毁性打击,将导致市场化融资和信用体系的重新建立;危机将重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话语权之争,世界经济、政治、金融、货币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油价降了,以后会涨回去吗?

令人难忘的1988的通胀.

1988,通货膨胀在告别中国几十年以后,重新来到了中国.

其时家长正准备把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换成彩电,也准备为我将来的结婚准备一台,去商场了解的结果:华侨商店彩电无货,免税商店一台18寸的海信彩电的价格是人民币3500元,飞利浦彩电的价格是2000元现金+1000元外汇券。较之3个月以前的价格,几乎上涨1倍.犹豫了半个月之后,所有的商店彩电全线断货,在从前,在烟草公司凭票供应1元8角钱的阿诗玛香烟变成了敞开发售的8元1包,家居商场将仓库的组合家俱用封条封上,上写:已预定,此前1套黄海组合家俱的价格是900元,而当重新打开封条时标价是1500元,这就是1988年的中国,而在之前的这几年,人们的工资逐年的增加,加之大家都从嘴里面省钱,所以多多少少都有些积蓄,收入高的人已经成了万元户,而此时像我的父母这一代的人,正分享着改革的福利生活,对于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中年乐观憧憬,也正准备着家里陈设的更新,以及为儿女的婚事筹备打算,经此一轮汹涌快速的通胀,突然变得茫然起来了.当时作为学生的我,突然的开始关心起家里的经济大事了,而其实我当时正沉迷于现代浪漫诗歌的写作,认为经济是俗人关心的事情,油盐酱醋俗不可耐. 可眼瞅着父母半生的积蓄一夕之间缩水打五折,心情难免沉重,从而逼使自己琢磨起经济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预见到物价会如此飞涨呢?我请教身为高级工程师的父亲,他是个聪明人,但他也很无奈,因为这种情况他从来也没有碰到,倒是母亲在和周围人的聊天中,察觉物价有慢涨的苗头,提前收集了一些日用品.

通货膨胀的事情,曾听49年以前经商的爷爷说过:卖掉绸缎收回的一万元再去进货只能打七折用,也就是说,每交易一次,你的现金就“毛”了一次,所以商家都关门倒闭,大家都把剩的一点钱置办了首饰和绸缎,关门回家。我想1988国人的焦虑,部分来源于此,人们的情绪很不平静,要知道有的人的钱是从早年每月5元10元的速度来积攒的,比如自己家就是.要知道1978年以前的10元钱够1个学生1个月的生活费,而现在只能买1包云南香烟,这叫人们的心理如何能够平衡,当时一级工资也就是十几块钱而已.

通货膨胀就是政府通过发行纸币来稀释民众财富,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此时在全面通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上存在了一个内部价格、出厂价格、调拨价格,有权威的人仍旧可以买到涨价以前的价格,这也是从前民众看不到的特权力量,第一次公然的展示在所有民众面前,广泛的民怨从此产生了,以至于积聚到了令人难以回首的1989

富人比穷人更能够挺过通胀,且不论富人多多少少都能够获得某些特权.所以1988年很多人立志要做一个富人,这也产生了第一轮的经商潮,恍惚记得十万青年闯海南,大面积的下海经商潮就是在这一年,其中坚持下来的一批人后来成为了当今著名的商界闻人,而从那时开始,老实巴交的工人开始沦为城市里的贫农,很多同龄的人就此开始了人生的分野,二十年过去,有的人早已成为福布斯榜的富豪,而另外大多数的人不说也罢.此所谓幸福的人的幸福都是相同的,不

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80年代的文化热、文学热就此降温,青年人喊出了诗歌已死的口号,回头来看,社会的兴趣从文化转向经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证券市场也是从这一年从深圳开始的,烟台的房改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虽然人们并非情愿,但从这里这时开始,城市职工开始拥有自己的住房,社会的剧变如此集中的汇聚在1988、1989这两年里发生,深刻的影响了国人的命运,对于经济现象的兴趣,对于商业活动的参与,对于个人财富的追求,自此成为像我一样的青年的志向,回头看当年的烟台,个人生活愈困顿穷苦,愈是手捧泥饭碗而不是铁饭碗金饭碗的人,愈有下海经商的勇气.当下形形的商人老板们,多数是当年一些底层的人、遭遇生活挫折的人、受到巨大财务压力的人,很多人当时未必把当时的个体户生意当成一个事业,而只是为了改变穷困的生活,以及满足或大或小的物质欲求,或是主动或是被社会潮流挟裹,开始了自己新的充满风险、漂泊不定、前景未卜的创业,不知社会改变了他们,还是应该说他们改变了社会?

通胀逼使着人们拥有实物资产来抵御通胀,在通胀的年代不拥有不动产或公司资产以及股票资产,就会在持续的通胀年代里沦为穷人,当今又进入了新的通胀年代,持续的时间将比1988年那次长的多,这是一个新的贫富分化的过程,在未来数年,社会洗牌的过程中,会有一批新的人群沦为新的穷人,而另一批人成为中产以至于富人,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痛失致富的机会却是绝大多数人群的宿命.

令人难忘,启蒙、幸福、激动和伤痛的80年代.

……

抗通胀:别为赢一时而输一世 10招让你不赌也赢

你赌不起的通胀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通货膨胀率的峰值接近15%,

最优惠的利率达到21.5%,美元汇率崩溃;

1994年的中国,CPI指数上涨24.1%,

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1%,国债期货炒到爆仓,接下来连续几年经济“软着陆”

2009年,美联储印钞速度史无前例,

中国的货币信贷规模达历史峰值,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Inflation Dangers Threaten Our Money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物价狂飚的印象模糊,

但种种迹象表明,历史不会忘记。

一方面,专家学者为通胀是否会来,何时来争论不休;

另一方面,各路商家渲染通胀威胁,

期望借此把房产、黄金、藏品卖个好价钱;

更多平民百姓关注的是:手里的钱会不会“毛”?

现在布局资产是否还来得及?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构成财富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但货币价值变动的时间曲线

可不像人生财富曲线那样有规律可循,

不可控的因素会令这条曲线上窜下跳。

如今,一场全民“赌通胀”的运动已然掀起,

但又有几人对货币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呢?

当别人狂热的时候也许我们需要冷静,

通胀,真的不是谁都能赌得起的。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王雪吟、张志峰、罗燕红图/Getty

CPI已经深入每人心中,面对可能来势汹汹的通胀,一场全民赌通胀运动的掀起也就不足为怪了,看看这三位先行者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他们,这样来对抗通胀

房价迅速反弹,股指连创新高,还有原油、铁矿石、铜、天然橡胶?大宗商品、能源期货“涨”声一片。前些日子经济学家还在说通缩,今天又嚷着通胀要来了,这可真让人看不懂。据说,已有一批先知先觉者领先我们太多地采取了行动,譬如早在第一个季度就买入或股票或房产或黄金,严严实实抢了个先、抄了个底。

Ethan 理财新鲜人也玩另类投资

Ethan今年28岁,硕士,毕业近三年,目前供职于一家500强外企。虽然经验不多,但一听Ethan讲话就像个理论高手。

关键是,Ethan竟然对改革开放后的三次通胀都有点印象: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期,以及自己刚毕业的2007年。虽然遇到三次通胀,但Ethan坦言自己的通胀对抗经验几乎为零。前两次是因为年纪尚小,根本就没意识;而2007年那一次,自己刚毕业迈出校门,一穷二白,亦无担心身家贬值之虞。

现在,他积极投身“主动对抗”通胀阵营,因为不想“一不小心身价缩水”。

Ethan的主要资产配置是:股票、基金和很少人会买的红酒。

他认为现在的股指点位还比较低,因为根据过去的经验显示,通胀年代股票会领先开始上涨,涨幅至少有底部指数的三到五倍。可以抗通胀的公司板块,包括房地产、资源、电力、钢铁等,也许远没有达到最后的价格。而那些可以把成本转嫁出去的行业,尤其是这些行业中拥有定价权的公司都是投资非常好的选择。曾经有所谓 “五金”概念:黑金(能源)、黄金、绿金(绿能)、蓝金(水资源)和土金(农产品),这正是全球最热门的投资商品。

他曾认真读过巴菲特1981 年《致股东的信》,觉得受益匪浅。里面提到,伯克希尔·哈撒维表现好,是因为持有了能很好地适应通胀的企业。这类企业有两大特点:一是有能力在无需担心市场份额和单位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轻易地提价(即使当产品需求平稳、产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时也能如此),二是有能力将企业产出额大幅增加(更多是归因于通胀而非真实增长)与较少的额外资本投资需求协调好。

最近股市的涨势良好,但Ethan却说他其实没有关注。他打算坚定持有,作三五年的长线观察投资。而谈及股市的巨大波动和风险,他认为历次经验表明很多提前入场并愿意承受未知风险的人,最后都获得相当好的回报。

对于自己另辟蹊径,选择葡萄酒投资,Ethan说有两大重要原因,首先是看好市场前景,其次是有兴趣、自己也喜欢喝。他说葡萄酒的年投资回报率一般在8%-12%,一款“出身名门”的葡萄酒,经过橡木桶发酵、陈酿、瓶储等工艺,品质将随着酒龄的提高而稳定增值。藏酒投资界也流传着一种说法,一次购买两箱优良“期酒”,待酒成熟后,投资者可以自己享用一箱,而出售另一箱的收入能重新买入两箱。波尔多的一些好酒,在2001年期酒发售时每瓶300欧元,如今已涨到900欧元了。

股市具有较大波动性和风险,葡萄酒也不是常规投资渠道,Ethan的抗通胀之路激进而充满了新鲜人的风格。

许敏左手黄金,右手房产

在猪肉一天一个价儿、CPI屡创新高的2007年,许敏把手中的股票清仓了!

她2005年入市,当时“点位低,运气又好”,后来股市一路狂涨,屡创新高,她又及时离场——那一拨的辉煌经历她现在说起来还很激动。不仅成功避免资产缩水,还实现净资产增值。许敏今年四十岁,上几轮通胀她印象深刻,而且积累了一定对抗经验。

90年代中期那轮通胀爆发时,许敏还年轻,她眼瞅着手里积攒了很长时间的钱在不长的时间内缩水,心里深为没做任何准备而懊恼。之后,她开始学习经济学知识,留心市场变化,关注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因此才有了2005年抄底的传奇经历,她的总结是:一定要看得准,出手早,走得快。现在,她说她对股票市场看不明白,不打算涉足,主要精力放在了黄金和房产上。

从今年年初,许敏开始买入黄金。刚开始除了实物黄金,还买了一点纸黄金,但她说现在买纸黄金已经没用了,要买就得买实物黄金。黄金的这波行情是从4月20日左右开始起来的,据专家说,美元的一路走跌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走高,给黄金价格带来很大的支持。她印象较深的是6月1日金价还是272元/克,6月3日就涨到278元/克了。与之前相比,每盎司黄金的价格上涨近百美元,甚至有可能突破1000美元/盎司的关口。

有很多人说,近期黄金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扬,已将达到历史的高点,投资黄金已经不保险了。但许敏觉得黄金能够抵抗通胀的观念在大家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不会使大家失去购买热情,惯性,而黄金投资者们更是充满了跟涨不跟跌的勇气。所以即使市场还在不断盘整,她也不会过多担心。

除了关注黄金市场,许敏近期还在海淀某名校附近投资购买了一处学区房。该学区房交通便利,虽然现在买入价就不低,但是她坚信,好地段、好学校加上房子本身的条件,令这套学区房更显稀缺。

许敏说不动产投资具有一定的资金门槛,因此在选择时本着“商铺优于住宅,具有地标性的豪宅更优于一般住房”的原则的指导下,她也看了一些别墅、商铺,但最后还是没有出手。除了自有资金的局限外,更多还是考虑到不论经济形势怎样,大家对于孩子的受教育支出是一定不会吝啬。许敏相信她购买学区房是个正确的决定。即使升值空间不大,跑赢通胀、保值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都在做这样的事了,她的银行理财顾问曾对她讲,银行里的放贷已经很忙了。

黄广生 实业“老鸟”的大生意

年近半百的黄广生无疑是一只投资和抗通胀的“老鸟”了。

不仅经验丰富,黄广生理论水平还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他对市场的认识比一般人要深入很多。他认为上世纪的两次通货膨胀,80年代的那次主要是由价格“闯关”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90年代的通胀则主要是因为经济过热和信贷膨胀。而这次是因为流动性泛滥实在太严重了,各国都采取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

由于本身从事实业生产,因此他格外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跟自己的企业生产有关的原材料。每次市场情形出现变化,老黄都会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结合自己对市场的观察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投资选择或者策略调整。

对目前市场的看法,他认为年底前物价不会全面大幅度上涨。因此。他打算在今年年底前储备大量企业生产要用的原材料。例如棕榈油、天然橡胶和生产模具的石墨。石墨是一种石油衍生品,价格与油价密切关系,黄广生预计后期还会涨,而且使用周期也长,囤积不会变质,所以他决定多囤点。

有专家称,2008年企业缺少资金,当时是“现金为王”;2009年“信心为王”,憧憬经济复苏;2010年随着经济复苏,最稀缺的将会是资源,所以是“资源为王”,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买什么都不如买资源。

在个人投资方面,老黄也买了一些黄金,他认为黄金白银永远比纸钞更可靠。国际金价要到1200美元/盎司的水平才能创下历史新高,所以现在买入还是逢低。而且中国的黄金储备也从2003年的600吨增加到如今的1054吨。这可是政府领导我们储备黄金!

黄广生说他身边还有朋友,以传世和文化价值为选择标准,投资古董、宝石什么的,他其实也很有兴趣,但是苦于不懂这一行,不敢贸然出手。如果懂得的话,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记者手记

通胀是一轮残酷财富再分配的竞争,在指导思想上最好不要抱着抄到底、闷声发大财的想法,保值是最好的出手目的。除此之外,“变现性”及投资人本身对标的的熟悉能力,也应该列入考虑。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做法才能不会偏离正道。你一定听说过这个理论,想抄底的人永远都抄不到底,机会往往留给了那些无准备的人。

目前,市场状况还不稳定,政策也一定是伺机而动的。我们能做的、必须要做的,只能是时刻关注市场的走向和尽量踩准国家宏观调控的步伐,努力和国家步调一致,千万别因为过于贪心而成为市场上那个接手烫手山芋的最后买单人。特别是现在,万一通胀预期落空,应警惕被资金炒高的大宗商品、股市、房市再度回调,切不可盲目追高。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才是第一要义。

通胀面前,个体是渺小的。不想财富被卷走,就不要考虑如何去“赌”。现在,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好未来,克服一时的冲动,谋定而后动。

别为赢一时而输一世

在一部意大利喜剧片《野兽》中,有这样一段揶揄经济学之理性枯燥的情节。男主人公为了抗拒女主人公的引诱,向身边朋友请教对策,那位朋友建议他在面对引诱时背诵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果然,漂亮的女主人公极尽诱惑之能事,男主人公也丝毫不为所动。把通货膨胀率读成了《金刚经》,看来源于西方的经济学和经济指标也深为民众所厌倦。但就是如此乏味的通胀率现在却成了全民的谈资和赌注,原因很简单——它太重要了。

通货膨胀为什么重要不需要解释,就像有人抢你钱你为何愤怒一样易于理解。通胀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每次“抢钱”的手法和时机难以琢磨,所以很多自以为赌赢了通胀的人最后却成了输家。看右边这几个例子:

Case 1

刘杰 男 30岁 深圳

在2007年下半年的时候匆忙举债买房,理由是售楼**的那句话——通货膨胀来了,房产最保值。刘杰也意识到房产有泡沫,不过觉得通胀来了至少自己的收入会增加,所以买房长远来说还是划算的。结果通胀来了,房价也跌了,金融危机冲击到公司业务,收入减少了30%。

Case 2

李少峰 男 47岁 北京

家里至今还有4台电视机,都是1994年买的,那一年物价上涨超过20%。“只要别存钱,买点啥都行”——在这种大众思潮的引导下,李少峰囤积了不少“值钱的”大件,当然也包括了这四台电视机。“没想到电视机价格跌的比钞票还快,早知道当初多买点国债就好了,那时国债利率可达到14%了。李少峰想起来就后悔。

Case 3

余欣 女 25岁 上海

储蓄计划被通货膨胀打乱了,两年前刚毕业的她本来商量好和男朋友一起攒钱,期望五年后在父母的资助下买房,没想到通货膨胀汹涌而至,尽管存款利息在提高但也不甘心把钱存成定期,毕竟积蓄太少了。索性开始乱花——反正明天的钱更不值钱,还往股市里投了一笔来赌一把。结果可想而知:一点积蓄没攒下来,还被深套了一些。

财富管理的理论体系由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配置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三部分构成。其中唯有货币的时间价值最难掌控。也就是说个人可以主动地去调整资产配置,可以主动地进行人生规划,却无法主动地应对货币价值的变化,那些认为自己能“赌”赢通胀和通缩的人,往往像三个案例中的人物一样铩羽而归。

究其原因,决定货币时间价值的主动权在政府、在中央银行,没有规律和章法可循,这就像你参加一个赌局,怎么出牌什么规矩全是庄家说的算,你能成为赢家纯属侥幸。连索罗斯这样的大鳄即使能赌赢英镑、泰铢,却在俄罗斯卢布上一败涂地,何况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所以,千万不要用常理和经验去应对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

通货膨胀真的对债务人有利吗?

通货膨胀是货币价值的缩水,那对于债务人来说意味着未来还的钱“少”了。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就是2005年前买房的人,其中有些人当初买房的压力也不小,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房租价格的提高,每月2000-3000元的月供现在看起来算不上什么。所以通货膨胀能减轻债务,赌在通胀来临之前进行借贷被认为是聪明的做法。

但是这个逻辑的成立是有条件的,首先要保证利息不会很快上升,因为这会增加债务负担;其次要保证个人收入的提高,否则通胀不会真正减轻你的债务压力。

这两个条件在2007年之前都具备,但之后就消失了。2007年的时候还打算赌通胀的人大多都输了。

同样的逻辑,不同的条件,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经验和常识受到了挑战。那未来的情况会怎样?可以设想,短期内社会平均收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如果真的经济复苏,人们的收入开始提高,再配合上现在泛滥的流动性,必然导致CPI价格的上升,加息就接踵而至。所以最乐观的估计,未来满足“通胀有利于债务人”这个逻辑的两个前提条件也不可能都具备。当前增加负债率是胜率很小的一种。

通胀来临前真的要持有资产抛弃现金吗?

钱毛了,不值钱了,这是老百姓对通胀现象的通俗理解。所以在通胀来临前还持有大量现金就显得很失败,应该尽可能的转换成能保值的资产,比如黄金、房产或者股票等等。这个逻辑被2007年下半年同时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和物价飙升给推翻了,“现金为王”居然是那段时期最明智的选择。

记得当时巴菲特曾来到中国,有人问他通胀来了是不是应该更积极的买入股票,他的回答是现金的贬值不构成必须买股票的理由。这个逻辑的实现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资产的价格不能处在泡沫的状态。

不幸的是,在如今虚拟经济已经超越实体经济的时代,一旦流通中的货币泛滥,往往表现为资产价格先上涨,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然后慢慢传导到最终的消费品上,也就是我们熟知的CPI上。所以当临近通胀时再考虑增持资产可能会有点晚,这时甚至应该抛弃所有资产只持有现金。

更深一步的讲,通胀前该持有资产还是现金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比如资产的价格是否已经很高、通胀会持续多长时间、自身当前时期的消费支出计划等等。像案例中提到的跟风布局资产赌通胀的行为不可取,因为太多的条件不明朗,而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短期通胀对现金的侵蚀。

通货膨胀时需要囤积商品吗?

通胀来临,物价上升,那就多囤积点商品,价格涨上去就赚了。老人们似乎更信奉这个逻辑,因为他们有过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

通货膨胀是由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稀缺的商品造成的,如果真的是由于商品的稀缺而引发的通胀,比如津巴布韦发生的恶性通胀,中国在1987-1988年发生的通胀(当时通胀的原因并非全由商品短缺造成,但价格闯关确实造成了混乱),那么囤积商品还是有用处的。而如今发生的通胀一般是由货币泛滥造成的,这时囤积那些并不稀缺甚至还过剩的商品,就得不偿失了。

未来如果真的发生了严重通胀,那一定是源于当前的货币泛滥而不是商品短缺,囤积商品是没用的。因为与通胀相伴的是产能过剩,也就是“滞胀”的局面。

假如你囤积了汽车(这是人们普遍觉得有价值的一种商品),那么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汽车成为了一件普通消费品,更新换代很快,价格也大幅下跌。这与1994年那轮通胀后的电器价格走势是一样的。

把货币当作一把标尺,丈量财富人生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所以我们需要理财——理财教科书上常常这么说。但是从上面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到,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不能机械的理解。货币从长期来看是逐渐贬值的,在不出现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国际货币体系巨变或经济永远衰退下去),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如果对货币价值变化的节奏、商品是稀缺还是过剩、社会财富的转移方向、资产价格的高低等等,没有清醒地认识,那么表面上的赢家实际上却变成了输家。

从财富管理的角度看,单纯的赌通胀和赌通缩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要让货币在一生的理财规划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货币比作一把尺子,那么它会热胀(通胀)冷缩(通缩),用它来衡量商品的长度(价值),得出的结果就不一样。在货币泛滥成灾的时候,任何商品和资产相对于货币都变得有价值,但只有稀缺的商品和优质的资产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所以一定要赶在货币泛滥之前布局这些商品和资产,抵消货币贬值的伤害,还能获得一定的增值。同样,如果在货币收紧的时候,手中还能持有大量现金,或者保持收入的增加,那无疑对财富的积累很有帮助。总之,货币的神秘和经济社会的复杂很难简单描述,但只要用心的使用货币这个尺子,就会丈量出更有价值的人生。

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穿越经济周期,无论经历通胀还是通缩,都能实现财富稳健的增值.而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需要侧重配置不同的资产,令风险和收益取得平衡.

开始配置你的未来

富仑贝(化名),他是9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大型国企员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大学生很金贵、工资在全国也是数的上的,所以对花钱有印象,对理财没印象。他说毕业十几年,只有两套房子:由于买的早,70多平米的单位房现在已经值14万(买时4万);另一套大房子19万买的,目前增值5万,还有美元理财产品,目前亏损1000多,投资股票,亏损了50%。

他在BBS写他的理财经历

我记得刚工作时8年的利息是14%,单位很多人都存的是8年的死期,因为这样到第8年就可以翻一倍。,当时感觉有钱真是好,每次到北京去,都要住星级饭店,买赛特的名牌服装、皮包、鞋?还有就是东跑西跑的旅游。

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汽油降价结束,可能会迎来更危险的涨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确有这个可能。

从某个角度而言,油价的“七连跌”并非完全是市场的胜利。虽然说现在的“油品”已经和几年之前提高了许多,国四标准基本取代了国三标准。但是,在石油石化经营体制的现状之下,这样的“七连跌”很可能预示着更危险的涨价,而这样的担忧,离不开公众对于石油及石化经营的垄断性质疑,离不开当下我国成品油价格仍然位于一个高位的现实。

油价的下跌一方面能够降低相关产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的CPI也将因为油价的下跌而保持稳定。更让人欣慰的是,从次数来看,自去年3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形成以来,降价次数也完全超过了涨价次数。据统计,今年成品油零售限价即经历4次上涨,11次下跌和6次落空。

去年3月油价新定价机制实行以来,成品油将统共下调17次,下调频率超过上调频率6次,且下调幅度远超上调幅度近千元。客观来说,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以来,总体上能够确保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比例。

然而,有两个问题却总也绕不开。一是,国际油价从6月份跌到现在跌了约30%,国内才跌百分之十几,即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跌幅上,并不是完全一致,这如何解释?二是,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大约在80美元左右,而在2009年、2006年,国际油价也多次在80美元上下徘徊过。

可是,如果我们对照“那些年”市场上的成品油价格会发现,现在的成品油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即面临一个“怎么跌都跌不回去”的现实。

明天就是油价的调价窗口开启事前不知道明天油价降不降

决定油价命运的时候到了……

从周四开始,市场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在油市,本周最后两天的两场重磅会议可能将改变油价的走势。在真正的好戏开始之前,你是否已经做足了功课?

01 事件梳理

全球油市即将进入至关重要的两天,沙特、俄罗斯和其它产油国正在努力争取召开一次旨在遏制油价暴跌的会议。上周末,欧佩克+成员对此进行了商讨,争论谁应该为原油崩盘负责,导致原定于周一举行的欧佩克+紧急会议推迟至周四(4月9日)举行。

本周五举行G20能源部长也将召开紧急会议。周二晚,沙特方面表示,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将在4月10日举行,会议将确保能源市场稳定,G20将采取行动缓和病毒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需求如此疲软,价格如此低廉,世界上大部分的生产商将被迫停产。随着需求不断下滑,库存空间即将爆满,不管是沙特、俄罗斯还是美国,除了减产似乎已经别无选择,对于其他产油国而言更是如此。即便如此,周四的这场会议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02 精选分析

?会议前各产油国的产量和表态一览

在会议召开前,全球主要产油国基本上都已经表过态,金十将各产油国最近的表态都梳理了一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如何看待减产问题的:

沙特1200万桶/日(4月发布)

俄罗斯1129万桶/日(3月发布)

美国1300万桶/日(3月底发布)

巴西306万桶/日(2月发布)

挪威207万桶/日(2月发布)

加拿大578万桶/日(2月发布)

伊拉克462万桶/日(3月发布)

阿联酋300万桶/日(3月发布)

科威特267万桶/日(3月发布)

尼日利亚193万桶/日(3月发布)

总体来看,包括俄罗斯在内,多数主要产油国都表示有必要为了稳定油价进行减产,并且愿意参与其中,但并没有把话说得非常肯定,这意味着存在变数。

拓展阅读: 隔夜狂泻8%后美油早盘涨6% 紧急会议前各方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美国的表态至关重要

这次美国的态度可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沙特和俄罗斯都要求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加入减产计划,这也是欧佩克+计划邀请德克萨斯州和加拿大的石油生产商参加紧急会议的原因。

俄罗斯和沙特都已经表过态,美国应当一起减产。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周五就表示,已经准备好与美国在油市上采取行动,所有主要产油国都应该参与减产,包括美国、沙特和俄罗斯。沙特也表示,如果有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加入减产,沙特也会准备减产。

欧佩克消息人士表示,周四欧佩克+的减产规模将取决于美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产油国的提议。伊朗油长表示,石油产量削减规模和持续时间,美国和加拿大的减产,减产的基线水平和分配应当在欧佩克+会议前解决。

拓展阅读: 油市的未来都押在特朗普身上了!

?周四的欧佩克+会议有哪些看点?

目前为止,市场对此次达成减产协议的呼声较大。从各大产油国的表态中也可看出,大部分产油国多少都表现出达成减产协议的意愿。而且据俄新社报道,欧佩克+监管委员会已经准备了减产草案。下面我们来看看此次会议人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哪些情景?

尽管市场对减产的呼声很高,但是在最终达成协议之前,一切仍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的几种情景。

最好的情景 无疑就是全球主要产油国同意一起减产。 沙特和俄罗斯再次携手,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国家也一同加入减产协议。

最糟糕的情景或与3月份的大会非常相似,减产协议破裂,这种情形下油价可能会重返20美元/桶附近的低位, 尤其是在沙特可能通过调整5月官方售价(OSP)展开报复的背景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欧佩克+会议,沙特推迟公布5月原油的官方售价。

当然,出来最好和最坏的情景外,也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各产油国互不相让,保持当前的僵局,这也会市场预期落空,油价可能会再次下跌。

拓展阅读: 欧佩克+会议万众瞩目,减产命系油价涨跌前景

减产规模可能是多少?

虽然是否减产都尚未有个定论,但 目前各方普遍预期减产规模将达到1000万桶/日。周二欧佩克代表称,欧佩克分析显示考虑减产1000万桶/日至年底,但不减产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内

此外,也有部分投行作出了较为保守的估计。摩根大通预计,由沙特和俄罗斯领导的欧佩克+可能在周四的会议上同意减产430万桶/日;高盛预计欧佩克核心成员国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水平上减产500万桶/日,美国等48个产油地区最终削减200万桶/日。

拓展阅读: 特朗普可能不靠谱,但欧佩克+会议基本确定

减产难以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鉴于全球原油需求受损严重, 减产1000万桶/日并不能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因为这还远远赶不上需求下降的规模和速度。

就仅仅以印度为例,据印度炼油企业的官员称,由于印度当前处于一级封锁状态中 ,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暴跌了70%。若印度按计划于4月15日结束封锁期,4月原油需求量可能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50%左右。 这相当于印度4月石油需求每天减少310万桶/日。从长远来看, 仅印度一国的石油需求量下降,就会抵消欧佩克+拟每日减产的1000万桶原油中的三分之一。

Rystad Energy的Bjornar Tonhaugen表示, 4月和5月油市的供应过剩可能达到2800万桶/日和2100万桶/日,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减产,也许是目前拟议减产规模的两倍,而这对于产油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个减产幅度。

虽然预期的减产规模明显不足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幅度,但若最后达成减产协议,却可以从实质上降低原油库存饱和的风险,并为解决库存问题提供了更顺畅的途径。对于油价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油价面临怎样的命运?

前面已经提到,就算各产油国达成减产100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已久难以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油市的低迷,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疫情导致的需求崩溃。因此,在海外疫情出现拐点,经济和原油需求开始复苏之前,减产的有效性值得怀疑,除非减产规模能够完全覆盖过剩的供应量,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这也意味着就算达成减产协议,也难以彻底拯救油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油价可能

Oilprice分析师Arthur Berman认为油价可能先涨后跌

高盛 认为, 从减产协议达成到实际产生影响,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该投行预计未来数周内都不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师普遍认为, 除非各产油国能很快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否则油价将再度大幅下跌。 不过,全球石油市场可能会在第二季度跌至谷底,如果全球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复苏,将原油需求的复苏打开大门。

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论述金融的定位功能

中新网12月31日电(能源频道 宋亚芬)12月29日,国内成品油价再次迎来调价窗口,但2015年最后一次调价却再次落空。

就在当天,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专题会议,就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新华社报道预计,新机制出台前,成品油价格将继续暂缓调整。而昨日,国家发改委确实没有发布调价通知。

改革箭在弦上,针对新机制的改革方向,也引起了业内的热烈讨论。分析认为,从2013年开始运行的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可能已经不太适合当前的低油价环境了,而联系上一次的改革内容,本次改革或也将从三方面加以完善,调价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将会带来泡沫经济。

应答时间:2021-12-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